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嬰幼兒時期的早期經驗,對於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響

台灣民眾日漸重視心理健康議題,但如果說到小小孩,你會不會也疑惑他們每天都開懷大笑,到底有沒有心理健康的問題?

但其實從出生開始,外在的人事物就已經對孩子的心裡開始產生影響,他們經常用哭鬧來表達情緒,往往讓身邊的大人摸不著頭緒,不知道到底是要換尿布、餵奶,或是抱抱。對嬰兒來說,這時侯照顧者的關注就是對他們心理健康最大的助力,每當照顧者回應他們的需要,陪伴孩子度過不舒服或難過的情境,他們就會建立信任感,也會影響長大之後與其他人的互動方式,這些滿足在於三個不同層面:

  1. 生理:讓人感到安全的環境、足夠的食物及睡眠...等。
  2. 心理:抱抱、陪伴;情緒支持、關注、保護、陪伴...等。
  3. 五感體驗:從五感出發的環境刺激,幫助孩子在未來願意踏出舒適圈嘗試。

童年創傷可能的影響有哪些?

在受到童年創傷影響的人,常見的心理健康議題有以下6種:

  1. 自尊心低落,對自己的價值與能力產生懷疑。
  2. 情緒調節困難,起伏劇烈,常出現憂鬱和焦慮等狀況。
  3. 可能因對人信任感低,擔心被傷害而難以建立人際關係。
  4. 難以適當地表達情感。
  5. 價值觀扭曲,或是形成負面的自我評價。
  6. 可能會增加焦慮、憂鬱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

我們可以怎麼做?

當我們成為孩子的照顧者時,可以嘗試以正向教養,與孩子建立合作和尊重的親子關係。衛生福利部出版《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:0-6歲正向教養手冊》,可以透過下方連結下載,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,溫柔而堅定地走過人生的前半場!


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:0-6歲正向教養手冊

手冊下載連結(請按右鍵點選另存新檔): https://bit.ly/2yNplrv

 

 

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-家長照顧者手冊(0-6歲適用) 

手冊連結(請按右鍵另存新檔):https://bit.ly/2N1uhw5